无论是赌场广告、彩票中奖还是手机欠费,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各种形式的电信诈骗。从功能机时代的短信和电话,到智能机时代的 iMessage 垃圾信息。就像对抗雾霾一样,我们已经练就了一身抵挡电信诈骗的“强健体魄”——没人想到,一位准大一新生,不但成为了电信诈骗的受害者,还因此失去了她的生命。
山东临沂罗庄区女孩徐玉玉,在今年高考中获得 568 分的成绩,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前途一片光明。19 日下午,一通伪装成教育机构发放助学金的诈骗电话终结了一切:电话中对方称徐玉玉获得了 2600 元助学金,但需要她将学费先打到指定的账户。徐玉玉照做了,她打给骗子 9900 元学费,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受骗。在派出所报案回来的路上,徐玉玉心脏骤停,于 21 日去世。
每天中国都有数以千万计的诈骗电话拨出、短信发出。新骗术层出不求,每天都有人在上当受骗,金钱损失额度不等,我们也不可能在网上第一时间看到所有的骗局。如果不是因为卷上了一条人命,这件事情恐怕根本不会受到如此大的关注。
我们太习惯电信诈骗了,以至于我们已经默认并接受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当诈骗电话打来的时候,大部分人的标准动作是直接挂断或置之不理。少数人会跟对方聊上两句,甚至把通话或对话记录截图发到微博上,好让我们能把最新的骗术当做段子内容来消费。
我们看到了互联网公司比如 360、腾讯、电话邦等等,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电话号码库及防诈骗功能。内置号码库和反诈骗功能已经成为大多数国产 Android 手机标配,就算没有也可以通过安装工具应用来实现。苹果 iPhone 在防诈骗方面动作缓慢,但也在今年 WWDC 上宣布了中国大陆地区跟腾讯合作提供号码库。
一个典型的电话号码库,首先从各个渠道(比如黄页、公司网站介绍信息等)搜集分类电话号码,数量少则千万,多则过亿。用户在手机上安装带号码库功能的工具软件,接听到陌生电话时可以标记一下,来电者是“快递”还是“送餐”,抑或在诈骗电话的情况中,标记其为“诈骗电话”。每一个用户都标记一个诈骗电话,总计数量几千上万,数据库同步到所有用户的手机里,手机在接到诈骗电话时就会自动屏蔽掉了。
遗憾的是,根据新闻图片显示,徐玉玉使用的可能只是一台老旧的诺基亚功能机,也就没法通过软件方式来屏蔽诈骗电话。
然而这只是遗憾吗?种种软件的便利,让我们在享受技术带来的安全的同时,几乎都忘了,诈骗电话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一件无论你使用什么手机、都不应该出现的事情。
作为服务提供方的电信运营商有义务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这是商业世界的道德准则;从技术上,运营商最有能力来做防诈骗这件事。诈骗者本身是运营商的用户,诈骗的过程也在运营商的网络信道上进行。然而事实上,大部分手机用户都没有从运营商那里体验到防诈骗服务。这一情况在中外都有体现,中国诈骗电话居多,其中人工、机器都有,而欧美则以机器录音推销电话(robocall)为主。
运营商倾向于不向用户明确其在反诈骗反骚扰上的义务。与此同时,运营商的底层、中层管理人员私下出售用户数据的事情,倒是经常见诸报端。
发生在 2011 年的一起荒诞事件,证明了运营商完全有能力自主屏蔽绝大多数的诈骗骚扰:广州市民杨先生不堪骚扰诈骗,将他手机号码的运营商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认定对方侵犯个人隐私权。被告方的解决方法是通知全体代理商不得再向杨先生电话推销、发送广告短信,将杨先生拉入了一个“红名单”——里面主要都是省市领导干部和运营商高管。
原来,屏蔽推销骚扰诈骗电话,根本用不上什么技术,而是通过行政手段就能搞定。
好消息是,就在昨天,我的同事在手机接听电话时发现了这样的通知:
庆幸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希望这样的事更多发生。
知乎用户“王红璐”在[知乎上]称,中国大部分银行,包括工、建、中、农、交五大银行,均已经在与公安部门协调联动的基础上,实现了对电信诈骗涉及账号的查询和资金的冻结:
如果这个女孩知道这个消息,而罪犯还没有立马把钱转走,女孩去公安报案百分百可以追回的,即使把钱转走通过查询账户信息,交易明细,甚至图像调阅都能找到罪犯的。
具体来说,银行在执法部门开具带有法律效力的公文,并掌握了诈骗人卡号或证件号码之后,有足够权限冻结诈骗嫌疑人的银行账户。即便进一万步讲,嫌疑人已经将资金转移,执法和金融监管部门仍然可以协调联动对嫌疑人实施抓捕,追回资金。但一切的前提,是警方立案,尽快核实情况出具公文,好让银行在最佳时间之前追回并锁定赃款。
让我们再看原新闻:徐玉玉在报案回家的路上突然不省人事,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可以确认的是徐玉玉和其家人报警了。后续信息提到警方在报案当天就已经立案并进行了汇报,临沂警方也在徐玉玉身亡之后成立了专案组调查此案。但在官方调查报告出炉之前,目前尚无来自公安部门以及银行的确切消息能够证明,徐玉玉 8 月 19 日当晚的那次报警效果是让她安心的。
徐玉玉的这次报警是否得到积极反馈?这也是一个亟待解答的问题。
在案发的前一天,也就是 8 月 18 日,徐玉玉收到了来自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徐玉玉的母亲李自云在采访中确认,前一天接到的教育部门电话是真的。
紧接着第二天,冒充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诈骗电话就打了过来。徐玉玉上当受骗,
这个过程听起来疑点重重,像是一个被设定好的流程一样。徐玉玉身为贫困学生,具有申请助学金资格的事情,谁知道?又是谁将其透露给诈骗分子的?
这里有最主要的两种可能:一是徐玉玉的亲戚朋友,从徐玉玉、其母和在其外打工的父亲那里得知了消息;二是了解该情况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包括并不限于老师、校领导、罗庄区教育体育局、临沂市教育局,山东省教育厅。
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真相,但是,跳出徐玉玉的悲剧,还有很多人曾经有过相似的经历。
2009 年,沈阳部分高考考生家长发现成绩还未出炉,就接到了一些民办院校的电话,对方能准确说出考生和直系亲属的名字,并告知他们“如果考得不好,就上民办学校”;2010 年 6 月,浙江衢州市场上出现大批只有招生办才能看到的考生资料,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籍贯、详细地址、电话等等;2011 年 10 月,河南商水县教育局被发现把考生的准确信息资料出售给废品回收人员,考生的资料从废品车上吹下来散落满地;2013 年,山西绛县教育局泄露了共计 253 名各年龄段学生的资料……
尽管教育部年年都会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和其他文件中明确规定,考生各种信息需要严格保密,泄露信息可追究刑事责任,但地方各级教育部门泄露考生隐私的情况,依旧屡见不鲜。知乎用户“断罪小学赵日天”表示自己的亲属在教育局工作,下属人员出售信息赚外快是普遍情况,没人管。
大部分泄露出的考生信息,都流向了旅行社、语言培训机构、高复班、影楼、饭店等商业机构。其中,特别是低分、落榜考生的信息价格较高。
本应有完善的机制让这通电话根本没有机会出现在徐玉玉面前,但是这个机制没有出现;本应有充分的技术可以过滤标记这些有害信息,但是徐玉玉没能接触到它们;徐玉玉被骗之后本应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挽回,但这个举动没有被实施……
从任何一个环节来说,我们都有机会完全可以不让整件事情发生,让徐玉玉完好无损地在一周之后从临沂家乡奔赴南京的象牙塔,开始享受她人生中最无忧无虑、最美好的四年时光,但我们没有做到。
因为那些本应做到但是没有被做到的事,徐玉玉付出了代价:她的生命。